感恩意识是大学生应有的思想品质
作者:管理员 时间:2019-06-26 点击数:
最近,本报济南新闻中心“我的父亲”征文收到一封沉甸甸的来信------12封写给父亲的手抄稿件,整整齐齐地装在一个大信封内,这是山东交通学 院信息 工程系计算机042班36名同学为自己的父亲献上的一份特殊的父亲节礼物。看惯了电子邮件、打印的铅字,乍一收到这封厚厚的书写信,我们颇有些不习惯,但 看过之后我们被感动了。看得出,一笔一划,都是学生认真写好的,每一篇稿子都饱蘸着浓郁的亲情,言语虽然质朴,但表达出来的却是对父亲深沉的爱。(《齐鲁 晚报》6月20日D2版)
36名大学生在父亲节到来之际,亲自书写“父亲节征文”,信封里体现着对父亲的感恩之心。不知别人怎样理解,我作为一个大学生的父亲,被深深地感动了。 这种“家书抵万金”的亲情是多少钱都难以买到的。这不单是一种父子间情感的沟通,同时它也是一种亲情的回归。这样的“感恩情结”正是当代大学生们所缺少 的。我觉得,作为当代大学生,颇有必要补上“感恩”这一课,因为作为一个学子,首先要有一颗感恩之心,要有一种知恩图报的善良心肠,有了这颗善心的支撑, 才能走向社会后处处施以爱心。如果没有一颗善良的感恩之心,这样的大学生至少是不全面的,至少说明这些大学生存在着人格缺陷,比如杀死四名同学的马加爵就 是一例。
孩子自从呱呱坠地,作为父母为将儿女拉扯成人,他们饱尝了生活的艰辛,有些当父母的为了供养儿女上大学,自觉担当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,他们俭以奉 用,节衣缩食,有的甚至卖血供养孩子上大学,这些“感人一幕”无不催人泪下。然而,当莘莘学子们进入大学后,是否体谅父母的苦衷,是否记着父母的恩情,发 奋学习?现实情况表明,很多学生的表现着实令许多家长们寒心。君不见,很多农村考上的大学生,他们吃讲营养,穿讲高档,花钱如流水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月光 族”-----父母辛辛苦苦寄来的生活费被花得精光,有的甚至四处举债。面对这样的“校园挥霍一族”,我不由地生发出许多感慨,同时奉劝孩子们一句话:请 你们学会感恩,不要无情无义,要学会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和劳动成果。
笔者作为一家省级报社的编辑,每天阅读大量的来稿,在我所编发过的稿件中,有一篇《卖包子的女人》的稿件令我久久难忘,并留下了深刻印象。这篇文章叙述 了一个卖包子的女人的故事。为了供养自己的儿子上大学,多年以来这位中年妇女每天风雨无阻地坚持卖包子,以筹措儿子上学的费用。有一天,作者正和那位卖包 子的女人交谈,突然间一家酒馆里涌出了几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,他们喝得醉醺醺的,步态蹒跚地走在大街上。中年妇女看后赶忙躲了起来,这令作者十分不解。 事后才得知,原来那些大学生里面有这位中年妇女的孩子。看了这篇文章,我如鲠在喉,不吐不快,一方面,我们大学生的父母在节衣缩食,生怕自己的孩子在学校 里有什么难处,另一方面,我们的一些大学生却在上演着“超前消费”的生活,进行着“一年土,二年洋,三年不认爹和娘”的人生蜕变。面对这样的社会困象,每 个当爹娘的心里能不“堵得慌”吗?现时境况告知人们:作为学校也好,作为家长也好,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“感恩”。“感恩情结”是孩子们应具有的一种思 想品德和修养。
教孩子学会“感恩”不仅是出于礼貌待人的需要,它也是锻造孩子良好思想品行的需要,试想,一个只关心自己,不关心他人,没有基本的知恩图报意识,他能受到人们的尊敬吗?一个不知道知恩图报的人一旦将来走向社会之后,很容易成为“冷酷一族”,这样的人立足于世吗?
让孩子学会“感恩”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,我们要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,就必须注意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,不能让孩子分不清啥是真善美,哪些是假丑恶,只有让 孩子学会感恩,才能回报社会和他人,从而形成高尚的人格。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,请人们都来注重营造“感恩氛围”吧!(作者:李红军)
Normal07.8 磅02falsefalsefalseEN-USZH-CNX-NONE